2020-04-13 16:21:43 张家界人事考试网 //hn.huatu.com/ 文章来源:湖南华图
改革开放40年首都基层政权和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创新发展
城乡社区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平台,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40年来,北京市积极创新城乡社区治理理念,扎实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获得全国第一个特别法人“身份证”,出台全国第一部社区服务与管理地方标准《社区管理与服务规范》,形成一整套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实现城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村(居)委会第一次同步换届选举,探索实践“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城乡社区治理模式与时俱进,不断取得新进展。持续加强的城乡社区治理,夯实了首都社会和谐的根基。
完善基层治理政策体系 构建新型社区治理体制
为加快社区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北京市于2015年7月印发《关于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随后又配套出台《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形成“1+5”基层治理政策体系。北京市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活力社区、品质社区、人文社区、法治社区和智慧社区“五大社区”,打造中心城区社区精品工程、城乡结合部地区社区提升工程、农村社区示范工程、城市副中心社区引领工程“四大工程”,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2016年,北京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开展社区减负工作的意见》,对原有的322项社区工作事项进行归类、合并、梳理,列出依法履职、依法协助履职和各类取消项目等5份工作清单。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北京市逐步构建新型社区治理体制,推动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基础、社区服务站为依托、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区单位密切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结构。2013年,该市开始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为牵引,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骨干,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厘清社区、社会工作者和社会组织的职能定位,构建联动服务机制,初步形成北京特色“三社联动”工作品牌。
为打破社区建设“政府说了算”的固有模式,北京市实施《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普遍设立“社区议事厅”,通过议事协商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截至目前,该市3177个城市社区全部建立议事厅,农村社区覆盖率超过70%。
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改善基础服务设施
近年来,北京市着力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各级各部门改革创新配套措施,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撑。该市建成市、区、街道(乡镇)、居(村)四级社区服务中心(站)服务设施、组织机构和工作队伍,出台《关于成立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指导中心、开展精准救助试点的意见》和《关于加快“三社联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意见》,统筹政府购买服务资金2000余万元,依托村(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等工作平台,为困境老人、留守儿童等服务对象提供精准、专业服务。
2009年以前,北京市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350平方米达标率不足20%,成为困扰社区治理的瓶颈问题。为缓解这一矛盾问题,北京市委、市政府将“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要达到350平方米”作为社区治理的硬任务、硬指标,并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目前,该市3000多个城市社区基本实现办公和服务用房350平方米建设标准,基本满足群众的服务和活动需求。
在改善基层服务设施的同时,北京市积极提高社区信息化应用能力。加快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一体化社区信息服务站、社区信息亭、社区信息服务自助终端等公益性信息服务设施建设;依托“北京通”“互联网+政务服务”等重点工程推动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强化“一门式”服务模式的社区应用;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运用社区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引导社区居民密切日常交往、参与公共事务、开展协商活动。
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 志愿服务工作蓬勃发展
近年来,通过实施“大学生社工计划”、提高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培育社工事务所、购买社工岗位、落实“万名社区工作者培训计划”、组建首都最美社工宣讲团等措施,北京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专业素质和能力大幅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6万多人,取得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人员达2.7万余人。
北京市先后五次大规模提高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水平,并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的实施办法(2018年修订)》,明确从2018年1月1日起,北京市社区工作者工资总体待遇平均水平由不低于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70%提高到100%。调整后,社区工作者年人均应发工资达10万元,月人均应发工资增长约3000元。北京市还同步印发《北京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从职业定位、发展空间、权益保障等方面完善制度,为规范社区工作者管理、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提供制度保障。
此外,北京市还着力完善志愿者管理和服务制度,制定实施《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实施意见》,试点开展“时间转赠”等激励回馈机制,建立“志愿服务时间转赠”机制,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突破426.7万名,注册志愿者团体7.4万多个,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3亿多个小时。69.2万名在职党员和79995名团员青年回社区报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一些有特色、有实效、反响好的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志愿服务已成为首都北京的一张亮丽名片。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1.16)
文件地址:http://www.mca.gov.cn/article/xw/mtbd/201901/20190100014461.shtml
(编辑:hunan09)20000
每日阅读20000+
粉丝20000+
每日转发
华图官方微信